•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美国调整GDP统计揭示了什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7-18 阅读次数:1484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span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ext-transform: none; font-varian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layout-grid-mode: both; 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letter-spacing: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size: 12p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pt; font-weigh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windowtext none; text-shadow: none; text-effect: none; font-emphasize: none">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7.7%滑落至7.5%,符合市场预期。6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速由5月的9.2%        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已是既成事实,而政府不大可能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这意味着,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控重心仍在结构调整,而经济增速下滑在承受范围之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6月发电量同比增长6.0%4253亿千瓦时,环比略有增长;上半年发电量仅增长4.4%2.4万亿千瓦时。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其中         在今年422日的安邦简报中,曾经报道美国将第14次修改GDP统计口径的信息。最新消息显示,从今年731日开始,美国将正式修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办法,把企业、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研发支出,电影、电视栏目、歌曲唱碟等娱乐、图书、文学及其他文化艺术原创支出等“无形资产”都作为固定投资纳入政府统计。在调整之后,美国GDP的总量估计会增加3%。国内有人质疑,美国是在灌水,用“好看的GDP”来掩盖自己的衰落之势,延缓被中国赶超的时间。这种看法无疑十分浅薄,带着“愤青”式的怀疑和自恋。事实上,这不仅是美国自1929年以来第14次调整GDP统计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是与国际接轨,响应了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所提的最新建议。SNA由联合国下属负责统计的机构制定,通常每五年修订一次。欧盟等全球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将从2014年起按SNA最新标准调整GDP统计方式,而美国只不过提早了5个月。值得注意的是调整背后的内涵。美国经济分析局说,调整统计办法,目的是“为了捕捉美国经济产出不断变化的性质”。具体到这次调整,美国媒体把新纳入GDP统计的项目概括为“无形资产”。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戴维·巴克斯称:“美国在发明、歌曲、教育等方面投入是因为它们有价值,因此应该将它们视作投资。”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美国调整GDP统计印证了他此前的一个判断,西方国家的大量财富并没有统计到GDP里面,因此他们人均享受的财富很多,但GDP增长率却不高。如果以此对应中国,我们看到的是相反的情形,即GDP增长率很高,但国民享受的财富却不高。两种统计思路的背后,实际上是关于GDP增长率与财富的不同看法,这种差异值得中国好好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