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内需强劲的东南亚国家掌握着经济增长的主动权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2-06-01 阅读次数:218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断上涨的工资、强劲的消费支出及日趋健全的银行体系,都让人们有理由认为,东盟国家或许能避免中国、印度和欧洲增长放缓对其造成的严重连带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东盟人口为6.62亿,约是印度的一半,但东盟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500美元,印度则只有3700美元。汇丰(HSBC)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增长放缓无疑会给东盟国家带来消极影响,但我们并不是特别担忧,因为经历了多年的去杠杆化,这些经济体现在极富竞争力,内需也很强劲。”在本周发表的一份关于亚洲经济体的报告中,世界银行(World Bank)预测称,包括蒙古在内的亚洲国家今年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2%,高于去年的4.2%。在泰国,消费需求增长是该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达到11%的一个关键原因。泰国经济已从去年的洪灾中走出来,实现反弹;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了4.7%,内需抵消了出口走弱造成的影响;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受外部危机影响最小,因为该国国内市场庞大、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对欧美需求的依赖相对有限。渣打银行研究显示,家庭消费一直在推动印尼经济增长,它在印尼GDP中所占的比重略高于50%。投资者也注意到上述事实。6个月来,泰国股市累计上涨了14%,马来西亚股市累计上涨9%,印尼股市的累计涨幅为6.5%。而同期印度和中国股市却出现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