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疫情后时代,除了数字化,大数据如何帮助元器件制造企业渡过难关
信息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发布日期:2021-06-10 阅读次数:437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新冠大流行的出现,对全球大多数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进出口业务,造成了致命的阻碍。政府实施的封锁可能会持续一段未知的时间。尽管一些公司仍然能够管理创收,但有些公司完全停滞不前。

     

    疫情后供应链紧张已成为新常态

     

    BCG的一项调研显示,在谈到对疫情后经济前景时,超过50%的受访者都对经济复苏和生产恢复表示了担忧。一方面,经济复苏缓慢对市场需求造成了限制,另一方面,疫情仍在全球起起伏伏,造成生产和供应链的不定时中断。这给企业的生产和供给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2021年1月至4月,全球半导体IC的货期平均拉长了75%。对于一些需求更大的热门元器件来说,货期的延长更为显著。比如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货期在12到33周,增长了175%;微控制器(MCU)的货期为16到44周,大约增长了175%。

     

    疫情促使数字化程度加速

     

    业界有一句流行语,“数据是新的石油”。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增长,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宝贵资产。当今世界的每个企业家都想通过在线交易来获取新的市场份额,这无疑给企业增加了全新的赛道。

     

    而在消费端,市场也在不断地加深数字转型带来的影响。许多公司意识到,如果要生存,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更快地变得更加数字化。但从结果而言,只有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到远程工作模式并加以运用的公司,才能将疫情对运营和业绩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元器件制造企业来说,在维持业务水平的同时,伺机从逆境中反弹,是两个关键考虑因素。企业必须将新的工作方式纳入未来的计划。


    除了确保在家工作的员工能够操作关键的业务流程,公司传统业务的流程改革也是必须的,从订单到现金,数字化将覆盖传统领域。对此熟练的公司,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内转向在线营销、销售和服务交付。


     

    短缺时代数字赋能的紧迫性

     

    “半导体短缺将严重扰乱供应链,并将在2021年限制许多电子设备的生产。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Kanishka Chauhan表示:“代工厂正在提高晶圆价格,而在另一头,芯片公司也在提高元器件的价格。”

     

    对公司来说,疫情改变了许多优先事项,在过去的一年里,大隔离再次提醒我们,数字化功能及业务流程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性,这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和疫情后时代的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人们能够通过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解决部分短缺问题,但目前史上罕见的全球缺货,为企业领导者带来了机会。

     

    对供应链分析、增强供应的“可见性”平台进行投资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市场动向。这让他们能够获得及时、足量的供应,来保证公司收入的实现。

     

     

    5.5亿+数据提升供应安全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的报告,在大多数半导体类别中,器件短缺预计最快要到2022年第二季度才能解决,而衬底产能受限可能会延长到2022年第四季度。

     

    如何利用供应链工具简化采购流程?如何跨地区采购到缺货部件?如何为缺货部件找到符合标准的替代部件?如何管理部件清单(BOM)的生命周期?这给半导体制造及贸易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复杂的命题。

     

    搜芯易(sourcengine.cn)提供5.5亿+元器件的全球市场供应信息及数据分析,每日的产品数据更新量达到了560万,并且提供1700多万的产品实时报价。其产品数据详尽,主要包括了对产品设计、产品应用至关重要的技术参数、生命周期、合规信息和替代型号等数据。这些数据和信息最终以产品报告的形式,定期送达至用户的手中。


     

    此外,通过使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分析和实时市场数据,搜芯易(sourcengine.cn)的市场分析,还能预警市场潜在风险、障碍的可见性。为了满足客户将外部系统与自有ERP和SAP整合的需求,搜芯易(sourcengine.cn)将API数据集成到了客户的ERP系统里。

     

    总之,搜芯易(sourcengine.cn)平台通过海量的数据及富有层次的市场分析,提供清晰、说明性和预测性的见解,有效提升公司采购效率,提前预警短缺风险,从而帮助制造企业保持敏捷度和适应性,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供应紧张、产能短缺的后疫情时代,始终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和成功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