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一、总体情况
3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遍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采购物流、设备服务等价值链各个环节,且以制造端(20个案例)、设备服务端(11个案例)为核心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制造端涌现出多元化的创新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供应链协同制造、复杂制造工艺模块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平台、数字孪生制造等。设备服务端主要以复杂设备的智能化管控应用为主,主要应用于风电设备、矿山设备、光伏电站、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大型机组设备等。
二、发展特点
(一)数据驱动: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为基础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并转化应用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创新应用的发展基础。35个典型案例均基于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功能,其中,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在新能源电站的储能决策优化应用案例中,即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引入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数据的积累、建模、训练,实现对光纤断线故障的提前预警和干预。
(二)互联融通:信息流实现跨时空终端链接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流、信息流等实现在不同设备终端、不同企业终端、不同用户终端的实时共享流通,有效建立起跨时空的终端链接网络。这其中,尤其是跨越了单个企业内的地理时空限制,使得不同企业间能够实时有效开展协同制造,以供应链协同制造、共享制造平台应用为代表。例如,在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制造案例中,即以上海通用五菱汽车为核心,开展与700家供应商的交互应用、与10家企业生产执行系统的对接试点,实现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数据、信息和资源的实时共享与高效协同。在基于智能匹配算法的钢板切割共享制造应用案例中,即通过云切平台有效链接起上游有钢板切割件需求的客户和下游钢板切割加工工厂、钢板贸易商、物流企业,解决钢板切割供需错位、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模式创新:以技术创新引领商业模式创新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的本质是以新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升级,但与此同时亦为企业革新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更多创新机遇,表现为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基于智慧零售大脑的家居行业柔性供应链应用案例中,苏宁易购通过其智慧零售大脑的人工智能决策体系,帮助海聆梦公司(家居产品制造及生产商)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开展销售全流程追踪反馈,推动海聆梦公司从单纯的卖产品转向卖“产品+个性化服务”,拥有更为精准的客户服务能力。
(四)集成应用:多场景融合协同应用探索涌现
尽管大部分的典型案例主要聚焦于单一的场景(如,生产制造、设备管理等),但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的模块化开发不断成熟,已经逐渐有部分案例开始向更多的融合场景拓展,表现为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例如,在“云+网+厂”绿色智能铸造应用案例中,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互联网+双创+绿色智能铸造”为核心,强化在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化服务,能够实现工艺设计环节的“虚拟制造”、铸造操作环节的数字化控制、供应商管理环节的信息共享互换、培训环节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等。
三、对宁波的经验借鉴
基于对35个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宁波当前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重点企业、园区等建设应用5G基站、窄带物联网(NB-IOT)等,强化工业互联网的网络连接能力。鼓励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探索推动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增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数字化功能集成。
二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示范。全面广泛推广在单个制造业企业内部、单个价值链环节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提升企业制造质量和效率。重点推进行业性的、跨行业性的、区域性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以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区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增强产业发展效能。
三是探索工业互联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从传统的产品制造商转型为“产品+服务”供应商,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转型为系统化解决方案服务商。鼓励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开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支持有条件有意向的企业建设垂直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集聚、共享行业资源,打造跨时空的虚拟产业集群。
四是培育工业互联网系解决方案服务商。着力引进国内领军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宁波开展应用示范,加快培育本地有行业、专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构建领军型平台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兴起的工业互联网服务生态,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集聚高地。
(五)服务兴起:中小企业成为主要服务提供商
在工业互联网兴起初期,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以大企业或有大企业背景的服务商为主,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投身于工业互联网服务,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服务提供商。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服务商的数量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28%跃升至2020年的74%。而在35个典型案例中,除树根互联、航天云网、阿里云、富士康等领军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应用外,有近一半的案例由中小服务商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