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疫情冲击将加剧中国外贸从美欧的地缘收缩
信息来源:ANBOUND 发布日期:2020-05-09 阅读次数:444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疫情大流行不仅冲击全球经济,还改变了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中国今年的对外贸易变化,就反映了这种变化。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4月份首次实现出口正增长。4月当月,进出口总值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出现了结构变化。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与东盟进出口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1.23万亿元,同比下降6.5%;与美国进出口9584.6亿元,同比下降12.8%。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虽然4月外贸数据降幅收窄,但是外贸发展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前4个月中国对外贸易显示出一个重要迹象——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关系出现了地缘意义上的萎缩。我们认为,东盟上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并不是偶然的市场波动,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从地缘角度看,这种变化值得关注的地方有:(1)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量减少,进出口都受到影响,相关变化既有疫情冲击的原因,更有地缘政治的因素。我们担心,即使疫情过去,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减少也难以完全恢复,贸易弹性变成了永久性的结构形变。(2)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地位上升,有一带一路、地缘关系变化、与欧美贸易弱化的此消彼涨、产业从中国转移等多种因素。对中国来说,外贸活动在空间上由远变近了,但中国的国际市场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消费需求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欧洲与美国市场,贸易量的萎缩意味着很多——中国与欧美国家的产业链关系、供应链关系、投资关系都在弱化,这不就是事实上的“脱钩”现象吗?对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化,显示中国外贸正从欧美市场作“地缘性收缩”,这对中国并不是什么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