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中美完成第十三轮高级别贸易磋商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两国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双方就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及购买农产品达成共识,将于未来三至五周把内容写成文本,有可能在下个月16至17日在智利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签署,之后随即展开第二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的谈判。美方也接受中方邀请,在峰会前派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及财长姆纽钦到北京磋商。至于何时举行中美领导人峰会,则需由中方决定。大致说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内容包括:1、实质承诺内容。(1)农产品。中国承诺采购总值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2)市场准入。中国同意开放金融服务,让更多美国银行及借贷机构进入中国。(3)关税。美国同意暂缓于10月15日上调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25%现行关税至30%。(4)货币。美方考虑是否取消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中方将列出管理人民币汇率的指引。2、悬而未决的问题。(1)关税。双方续互征现行关税,特朗普将视乎谈判进展决定是否暂缓原定12月15日对约1600亿美元中国货加征15%关税。(2)华为问题。美方没有公布是否放宽对华为的封杀令,仅指会与贸易协议分开处理。(3)知识产权问题。中美于首阶段协议同意加强保护知识产权,部分问题于第二阶段处理。(4)强迫技术转移。双方于此议题谈判有进展,但未有共识。(5)科技产业。美方没有公布是否于中国更改信息安全、跨境数据流通及高端科技产业规例取得进展。(6)执行机制。双方同意设立机制,已有框架,中美已安排人员磋商;美方称会有咨询程序。对于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中国官媒形容该协议符合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期待,但指出中美关系较以往复杂,加上有人想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恐怕要经历较长过程才可达成两国接受的解决方案,后续不少问题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必须保持足够耐性和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