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全球视野|推动中东欧汽车产业合作,助力宁波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信息来源: 环杭州湾新经济观察 发布日期:2019-07-04 阅读次数:64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宁波作为全国首个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的若干意见》、《“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在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双向投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宁波是“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雄厚,而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有着成熟的汽车工业基础,宁波与中东欧汽车产业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宁波与中东欧国家汽车产业合作基础

    宁波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完善,涉及整车制造及汽车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及附件、电器、仪表及相关零部件等,涵盖汽车各大总成,目前全市拥有超过4000家零部件企业,集聚了上海大众、吉利等一批整车制造企业。近年来,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共探合作机遇,寻求优势互补。截止2017年底,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项目125个,累计投资金额1.9多亿美元,涉及医药、汽配、光伏、教育、旅游等多个行业,其中涉及汽车产业的有1035.57万美元,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3。其中,宁波市汽车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跨国并购活跃。如宁波均胜集团借道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德国普瑞,在罗马尼亚、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建立了汽配生产工厂;宁波华翔电子通过旗下的德国华翔公司,在罗马尼亚并购了罗勒姆公司并增资500万欧元,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汽车真木饰件和特殊材料饰件。一系列的投资并购活动使得宁波汽车及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在产品梯度、品牌影响、市场渠道、研发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巩固了优势,为产业高端化发展和全球市场开拓蕴积了勃发的后劲。


    中东欧国家汽车产业基础

    中东欧国家汽车工业具有悠久历史,现已成为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汽车制造业中心之一。一是拥有较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在整车制造方面,捷克的斯柯达和Karosa集团、罗马尼亚的达契亚汽车、塞尔维亚的“ZASTAVA红旗”汽车都是全球知名的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中东欧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技术标准高、品种齐全,在发动机、座椅、汽车电子产品、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制造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江森自控、西门子、佛吉亚、法雷奥、德尔福等汽车零部件厂商在中东欧地区投资建厂。二是拥有较成熟的汽车设计和研发技术。作为原苏联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地区科技创新比较发达,在汽车制造、机械、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部分领域拥有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的知名汽车厂家将其设计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中东欧地区,使中东欧成为世界上汽车制造、设计与研发集中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捷克斯柯达的技术开发部是大众集团在全球的第三大研发中心,可独立开发全新车型;天合、天纳克、法雷奥、德尔福、威伯拉、佛吉亚、依顿等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在波兰建立了研发中心。三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产业外商投资的政策。汽车工业是中东欧国家的优势产业,中东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汽车产业。如波兰政府在2016年公布了称之为波兰版“再工业化”战略的《负责任的发展计划》,赴波投资低碳交通工具的企业将获得投资补贴、所得税减免,财产税豁免、以及欧盟专项基金等各类补贴。斯洛文尼亚政府与出口发展银行(SID)和欧洲投资银行(EIB)合作,向汽车工业长期发展项目提供贷款,特别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节能技术提供资金支持。


    中东欧国家汽车产业合作需求

    (一)有大量零部件进出口需求

    中东欧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贸易需求旺盛。如波兰生产的汽车零部件90.9%出口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盟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轮胎、座椅、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刹车系统等;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进口占汽车类商品进口的一半以上。在匈牙利投资的主要汽车工业企业除使用当地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外,还需要大量进口组装用零部件,主要从德国(47%)、日本(9%),意大利(6%)等国家进口。借此契机,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加强与中东欧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经贸合作和项目投资,积极开发中东欧地区的汽车市场。


    (二)有发展新能源汽车需求

    塞尔维亚、捷克、波兰等国正大力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8年7月,塞尔维亚政府与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就重组贝尔格莱德公交车和特殊车辆厂事宜,正式签署了《塞尔维亚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谅解备忘录》。波兰政府积极推动电动公交车领域的国际合作,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储能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均属于波兰“再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议题;2017年4月,工信部与波兰能源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波兰共和国能源部关于电动交通(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其旨在全面深化中波电动交通领域双边协作,通过搭建中波双方相关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平台,进而促进中波两国在电动交通领域的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捷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缓慢,为此捷克交通部欢迎各国投资建设快速充电站,同时通过对电动车免征高速公路费、允许其使用城市公交车道等优惠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推动宁波与中东欧国家汽车产业合作的建议

    (一)率先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

    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明显,在中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及整车制造环节形成竞争优势,下游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和上游关键原材料生产环节已初具规模。其中,超级电容、驱动电机、汽车电子等新能源汽车“三大电”产品位于国内前列,均胜电子是电池管理系统领域全球技术的领先者,菲仕掌握的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技术在国内大功率伺服应用市场中位于榜首。而中东欧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塞尔维亚、捷克、波兰等国欢迎双方电动车生产企业建立广泛合作,欢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赴其进行投资建厂。因此,可率先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


    (二)加强与中东欧国家汽车贸易往来

    积极承接中东欧国家对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需求,重点在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创新技术较强的中东欧国家做好布局。推动已经与中东欧国家开展零部件贸易的企业建设境外商品展示、品牌推广、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线下体验、售后维修保养、产品使用维护培训、备件供应等国际营销服务网络,扩大在中东欧地区的市场份额。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捷克国际汽配展、中东欧博览会等境内外展会,充分发挥展会对贸易的促进功能。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政策优势,优化中东欧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商品准入管理机制,推动认证体系和标准、市场准入规则、贸易便利化政策互认。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鼓励企业与中东欧国家广泛开展汽车及零部件领域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三)鼓励宁波龙头企业对中东欧国家投资

    重点推动宁波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汽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到捷克、罗马尼亚等具有产业优势的中东欧国家投资办厂,设立境外生产基地或产业园区,按照欧盟标准在境外组装、加工、配比和合成等,实现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参股等方式并购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创新研发能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获取品牌、技术、管理经验、优秀人才、研发机构、知识产权和营销网络等,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中东欧国家区位独特、投资环境稳定和劳动力素质较高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以及政府和欧盟补贴等优惠政策,共同开拓欧洲等第三方汽车及零部件市场。


    (四)建立与中东欧国家常态沟通机制

    选择部分重点合作城市设立驻中东欧国家经贸代表处,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和地方投资促进部门的联系,商签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定期沟通双方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投资合作项目的意向和信息,形成信息合作交换共享机制。以政府牵头,国资背景公司与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在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等重点国家设立中东欧(宁波)服务中心,为企业拓展中东欧市场和促进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便利。发挥友好协会、贸促机构、商协会和侨商会等民间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与中东欧国家相关的汽车行业组织建立联系沟通机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经贸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