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
为了促进集成电路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协同创新,实现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又成立了一个新平台。9月4日,在第二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一场分论坛上,长三角集成电路公共服务机构联盟正式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宫承和表示,成立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机构联盟是在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更大范围地构建了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集成电路发展环境,使区域内的相关产业都能通过长三角的公共服务机构联盟通道,更好地服务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

宫承和致辞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拥有2亿多人口的市场,集成电路也是该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来看,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不过,面对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仍需要继续加快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提高协同创新水平。
为了达成“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的目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在集成电路领域,要支持龙头企业在长三角优化布局,规划建设8条12英寸生产线、6条8英寸生产线。
浙江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丁勇4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集成电路集聚区主要有4个,长三角不仅在产业规模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也占据国家“芯火”双创平台数量的一半。“这个服务(联盟)平台搭建起来以后,更能有效减少联盟企业的沟通和生产成本,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可以便捷地给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对接。”
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在3日的全球IC企业家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上海把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集聚度较高、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地区。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行业投资增长接近一倍,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同比增长22.9%,有力支撑了产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名片。
许昆林说,上海去年启动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今年启动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正在筹备建设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园,着力聚集和吸引世界一流集成电路企业,力争打造世界级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专业园区。
前不久揭牌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也提出要重点打造四大开放型产业体系——前沿科技产业、新型国际贸易、高能级航运服务、跨境金融服务。其中,前沿科技产业主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重点产业,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全球创新协同。
成立该“联盟”是创新发展方式的提升,整合长三角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发挥积极作用。会议由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徐伟秘书长主持。我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为积极融入长三角合作平台,我协会专家委主任应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还参观了宁波江丰电子在上海特色展馆。

协会专家委主任任奉波参观江丰电子上海特色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