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学术研讨
学界观点:魏杰谈中国经济六大问题与五大原因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1-04 阅读次数:79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魏杰此前曾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一些看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魏杰说,在2018年,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种很严重的现象:一是大量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二是企业违约情况越来越严重;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四是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五是投资人比较恐慌;六是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实际上,中国的最基本面没什么问题,但有五件事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五件事分别是:一,中国正在防范金融风险。不少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带来负面影响,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受不了。二,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要调整产业结构,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经济:(1)战略性新兴产业;(2)服务业;(3)现代制造业。结构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的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三,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消失了,但技术优势没有很快成长起来。出现空档期的负面影响,就是增长回落压力比较大。四,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另一件事是生态环境的修复。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企业受到的压力很大,也影响到经济增长。五,中美贸易战。美国在经济处在上升期时打贸易战,这是中国没有想到的。原来判断打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太大,没有想到对人们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几乎影响了中国的整体。由于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战,导致人们很迷茫,预期比较差。魏杰称,这五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在,单个出现还好办,结果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最后导致中国经济很困难。不过,魏杰认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魏杰估计,中国度过调整期最少需要三年时间,即201820192020年的调整后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需要做好三件事:稳金融、稳增长、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