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研讨
使用可见光通信,0.2秒就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放在以前,这是大家很难想象的事情,但在LED灯的“帮助”下如今成为了现实。可见光通信技术应用的基础来自LED灯,一盏LED灯就可以成为一个高速网络热点,开灯即有,关灯即无,看似极为局限,但当单位扩大,从一盏灯扩大至一个小区的灯,甚至更大,将会构成一个巨大的可见光通信网。
智能照明则是当下最为炙手可热、参与企业最多的细分领域,从家居照明到城市照明,从室内到室外,智能照明已经无处不在。然而,当传输速度最快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应用于最为火爆的智能照明系统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在6月10日的“OFweek2017中国智能照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文尚胜带来题为《VLC在LED智能照明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文教授从“VLC的发展”、“VLC的技术原理”、“VLC在智能照明中的应用”、“VLC应用的前景与难点”、“华工VLC研究基础”等方面阐述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应用,进而剖析VLC在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前景与难点。文尚胜教授的主题演讲将会引领我们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作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与了解。
首先,文教授详细介绍了VLC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日本是VLC技术的先行者,较实用的可见光通信技术最早是由日本的KEIO大学的M.Nakagawa教授提出的,并于2003年成立了可见光通信协会(VLCC)。在日本公布VLC技术后,德、英、荷兰等国察觉到它的重要性,竞相开展工作,成立专业技术论坛,对VLC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到了2008年,美国也觉察到了VLC技术的重大科研价值,并立即投资开始实验。”文尚胜介绍到。
随后,文尚胜进一步阐述了可见光通信原理。“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由发射和接收2部分构成。”他讲到,“与WIFI相比,LIFI具有五方面优势:光源易得、应用范围更广、传输速度快、LiFi不需要再新建任何基础设施,而传统射频信号的发射需要能量密集的设备以及技术安全性极高”。
随着VLC技术的成熟,其在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文教授介绍,英国pureLiFi、法国Oledcomm可见光通信系统、VLC定位导航系统、飞利浦室内可见光导航系统、松下“光ID服务解决方案”、富士通“连接实物与信息的LED照明技术”以及爱沙尼亚Velmenni公司的Li-Fi原型灯泡均已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紧接着,文尚胜教授从室内宽带上网、利用可视光电位置信息提供商品的信息、用可见光通信发送电ID作为定位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矿下安全信息和定位系统、安全通信应用等多方面展望了可见光通信的应用前景。
虽然,可见光通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技术难点同样明显。目前,VLC技术难点在于通信元件以及通信系统的局限性。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文尚胜教授分别介绍业内的解决方案。